主持人:据警方调查北京口碑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底,主要为客户提供网络品牌推广、咨询等服务。
主持人:而且与这家公司签约的都是国内外知名的大型的上市公司,看起来这个公司好像很正规,其实却在用不法手段谋取着不正当的利益。
解说:口碑公司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是这样介绍自己的,国内最早成立的专业网络内容营销公司,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网络品牌管理和有针对性的社会化媒体营销服务,那么他们是如何进行专业化的网络服务呢?
据了解,2007年底,口碑公司成立的时候只有不到20名员工,三个部门,一年的营业额一两千万元,而如今口北公司有200多名员工,11个部门,年营业额七千多万元。不到六年的时间里,口碑公司能有如此惊人的发展离不开公司一项重要的业务,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
杨某(犯罪嫌疑人口碑公司执行总裁):由我们的客户部门监测,发现了这个企业的负面信息,或者不实报道,那么由他们报告给客户,由客户根据这个信息的情况做出反馈。
解说:如果客户认为这些负面信息对自己的企业有不良影响要求处理,口碑公司的客户部随即会通知公关部或运营中心展开删帖行动。
杨某某(犯罪嫌疑人口碑公司公关部总监):前些年我们可能就是找编辑,也是找对口的负责内容的编辑,有权限的去删。但这几年网站现在管得比较严,政府管得也比较严,网站那边基本上也都没人敢做这个事情,权限也收得比较低,我们现在基本上都找中介做,中介再自己去找一些资源去删。
解说:这些删帖中介跟网站的工作人员接触后,会给口碑公司反馈一个处理价格,价格的高低则根据企业的知名度、网站的知名度,负面帖文所处的位置来决定。
王敏(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副大队长):像这些知名的门户网站这些帖文价格相对来说比较高,应该是达到几千块钱,然后像一些论坛呢应该是关注度稍微小一些的,会便宜一点,几百块钱。
解说:在谈妥价格之后,删帖中介则会通知网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删帖,负面信息一旦处理完毕,口碑公司则会按照约定向中介支付酬劳。当然这笔钱中的一大部分最终还是要落到具体删帖的网站的工作人员手中。据警方调查,大客户一般是付月费或者是年费,定期向口碑公司缴纳网络舆情服务费用于新闻发布、微博营销,舆情监测以及负面删除。
王敏:据我们掌握有个别的房地产公司会在合同里写得非常清楚,每个月要删多少帖,大概就是二十条左右,关于这二十条他会支付一定的费用,当然这只是其中他做品牌维护的一项。
解说:两高关于办理网络案件司法解释出台后,口碑公司为掩人耳目修改了与客户签订的合同,隐藏了原合同内为客户网上出现的负面信息删除处理等内容,仍继续顶风作案。仅今年一到九月,公关部用于支付公关中介和贿赂网站工作人员删帖费用就达47万余元,这就是今年夏天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删除的部分帖文。
王敏:网络应该是公开的,有序的,但是他们这种非法的网络公关或者删帖恰恰打乱了这个秩序,使一些网上的新闻都经过金钱利益的过滤。
解说:网络公关曾让口碑公司在短短的五六年间风光一时,但是这种超越法律底线的有偿删帖却最终让他们走向了死胡同。
李某(犯罪嫌疑人口碑公司法人代表):因为我的侥幸心理和我在两高出了司法解释之后,没有及时地严格地执行,禁止删帖的这个业务,然后由此触犯了刑法,造成了危害,给整个公司甚至员工的家庭带来极其不好的这种影响。
杨某:现在国家在这块越来越注意,越来越重视,所以有很多法律法规都在不断地出台,所以我们一定要及时地去学习,及时地去了解,所以我要提醒我们的同行要洁身自好。
(编辑:刘玥)